北京中科医院荣获品牌影响力企业荣誉称号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69863.html

7月13日-14日,由胸痛中心总部主办,我院承办,医学界与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协办的“铸就心的长城——医院综合能力·院长论坛(江苏站)”在我院5号楼1楼会议室举办。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医院管理改革研究室副主任黄二丹,医院副院长赵智琛,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医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徐翔,惠宏医疗管理集团首席专家傅天明,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高级总监胡耀钧,我院党委书记徐道亮,院长、党委副书记束余声,包括来自全国60医院及我院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的院长,我相关管理处室负责人等共计余人参加了活动。

开幕式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胸痛中心总部厦门区域负责人颜媛媛主持论坛。她提出,此次论坛发起的重要意义就是加快胸痛中心建设的推进及协同发展,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的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残率,以及疾病的医疗负担。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医院管理改革研究室副主任黄二丹开幕致辞,他预祝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并对胸痛中心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希望,指出应在重视调整心血管疾病治疗体系的的前提下重视机制的构建。他认为,如何形成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急性期处置、康复期和终末期服务的整合机制,怎样建立医疗机构上下转诊的内在动力机制,如何形成医疗服务提供与医保支付之间的动态协调机制,是推进我国心血管疾病医疗服务体系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束余声致辞,束院长首先对前来参加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各位领导给予我院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

束院长向参会嘉宾介绍了我院的历史沿革及人才团队、科研教学、设施设备等情况,并着重为大家介绍了我院胸痛中心的组织构架、发展情况,他提到,年11月,我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为我市首个中国胸痛中心,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的通道,目前,我院胸痛中心不仅拥有一支强大的学科队伍,将原有针对各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与扬州市急救中心()、医院一起搭起“生命高速”,同时,还聚焦于院内急救流程的优化,以心血管内科为主,医院医疗集团内的23家成员单位等基层单位,建立了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努力实现对急性致命性胸痛疾病的最优化救治。他希望借助此次论坛,帮助我院胸痛中心在团队运作、技术能力、学科建设等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高级总监胡耀钧致辞。他首先对出席领导和嘉宾的感谢,并表示上海和黄药业一直以提高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为己任,年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在第十一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期间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五年内加大对胸痛中心培训和帮扶力度,共同推进约家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和认证。此次论坛,对加速推动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意义重大,衷心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板块一:提升医疗服务力

悉政策,强学科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医院管理改革研究室副主任黄二丹以《分级诊疗下,医院学科能力建设与推进》为题作交流

郑州医院副院长赵智琛以《胸痛中心标准化建设关键》为题作交流

在束余声院长的主持下,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医院管理改革研究室副主任黄二丹、胸痛中心总部颜媛媛、郑州医院副院长赵智琛就“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实现”开展了圆桌论坛。

板块二:现代化管理榜样

细运营,优绩效

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医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徐翔就《“1+8”架构医共体集团:做强自身,带起基层》作交流

惠宏医疗管理集团首席专家傅天明就《医院如何以学科建设为导向,进行绩效管理》作交流

板块三:医院经验交流和特色参访

我院党委书记徐道亮以《紧密型医联体的实践与探索》作交流

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束余声以《以五大急救中心建设,提升综合救治能力》作交流

会议期间,参会嘉宾们集体参观了我院五大急救中心、五大服务中心中心等地,对我院的急救与服务流程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会议花絮

会议现场

参会代表现场踊跃发问

胸痛中心介绍

胸痛中心——急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专属急救通道

抢救生命的“高速通道”

年11月,我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为我市首个中国胸痛中心。它不仅获得了国家胸痛中心认证,也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张力性气胸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的通道。年获批为省级区域性胸痛救治中心。

它拥有一支强大的学科队伍,以心血管内科为主导,通过整合包括,急诊科、影像科、心外科、胸外科等多个学科联合协同作战。将原有针对各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与扬州市急救中心()、医院一起搭起“生命高速”,通过启动胸痛中心的快速抢救机制,患者不需要再经过急诊、CCU病房,可以直接进入心导管室进行介入手术,大大缩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救治时间。

年4月,我院首次为一名73岁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通过穿刺外周动脉,在输送系统的辅助下,将人工主动脉瓣置入到患者的原瓣膜结构处,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一项革命性新技术。该技术采用微创方法,避免了传统外科开胸以及体外循环手术的风险,特别适合治疗高危手术风险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

截止目前,全国仅50医院可成功开展这项技术,因TAVR技术的开展有较高的技术门槛,需要多学科的协作,目前全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病例不超过例。此次老人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在苏中地区率先成功开展的此类手术,填补了苏中地区的技术空白。标志着这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前沿技术在我院正式启动。截止目前,我院已充分发挥MDT优势,开展TAVR等多学科交叉的高难度复杂手术多达8例。

现代化仪器设备助力精准诊断

急性胸痛的病因十分繁杂,较易引起误诊和漏诊。在诊断过程中应尽早对疾病进行评估,不容小觑。早在年,医院就引进了宝石CT、极速光纤磁共振等先进设备,为胸痛患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利器,如宝石CT,心脏检查可以观察3mm以下的支架内部结构,可谓“火眼金睛”。

此外,动脉硬化超声检测、超声心电图、急诊床旁检验(POCT)等先进仪器设备,保证硬件设备上对急性胸痛患者能够及时明确诊断以及早期筛查,为患者快速诊断保驾护航。而“扁鹊飞救”系统的引进,让随车医生在救护车上就可以通过设备将患者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信息同步传送到我院胸痛中心,让专家及时反馈到车上进行急救指导。医院后,经专家会诊做出诊断,并与家属沟通完毕后,即进入手术室进行血管开通,并准确记录下每一个时间节点,精准治疗。

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

胸痛中心不仅聚焦于院内急救流程的优化,还以血管内科为主,医院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其中,医院医疗集团的23家成员单位,医院、医院医院和医院东院(医院)及21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形成联合工作网络,通过信息化手段,努力实现对急性致命性胸痛疾病的最优化救治。

取得成效

我院胸痛中心是中华医学会授牌的中国胸痛中心,也是区域级胸痛救治中心。年11月4日,扬州市胸痛中心联盟正式成立,这是继我院骨科联盟、脑卒中联盟之后成立的第三个专科联盟,联盟的成立可通过市、县、乡的紧密合作,将急性心血管重症疾病方面的诊治提高到一个新的平台。今后,依照相关标准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我院将与联盟单位共享医疗资源,医院提供远程医疗诊治及技术培训,并与成员单位形成高效转诊机制,从而形成覆盖全市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区域救治体系,实现胸痛中心三全模式: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服务。年7月5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扬州分中心”成立,分中心的成立将有力地推动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的专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扬州市高血压防治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jkg.com//mjcczl/8844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