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升主动脉扩张饮食 >> CTOCC丨葛均波Reverse
CTOCC
众人瞩目、期待已久的CTOCC今天正式开幕!10月18日早晨8点不到,医院的心导管室就聚集起越来越多的专家。第一天,葛均波、罗建方、傅国胜、李成祥、刘映峰、汝磊生、钱菊英、葛雷、马剑英各位专家带来16例精彩的手术转播。既有越来越普遍的ReverseCART技术又有非常精彩的正向ADR开通,各种术式、器械、策略的组合运用让人目不暇接。对于CTOCC俱乐部各位顶尖医师而言,攻下这座“最后的堡垒”或许已经不是难题,现在他们需要面对的是: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最少的时间、最优化的策略,高效解决问题,并把技术和理念传播给更多的CTO术者。
说到传播,CTOCC今年的网络转播也显示出广大热衷CTO术者的极大热情。截至会议结束,点击次数,观看次数,观看人数,通过网络直播学习CTOCC,已经成为无法来现场观摩医师的标配习惯。接下来我们就回顾一下今天第一场手术:来自医院葛均波院士和团队,为观众展示了如何进行一场高效的攻坚战!
患者资料(男性,63岁)主诉反复发作胸闷胸痛1月余
现病史患者一月余前接送孙女上学途中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伴胸口隐痛,自行深呼吸等,约15min后症状缓解。后反复出现胸闷、胸痛症状,活动、静止中均有发生,每次持续约10-30分钟,后可缓解,查心超提示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少量反流,升主动脉增宽,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F67.9%。冠脉造影示:右冠中段%狭窄,回旋支近端、远段,第一钝缘支60%~70%狭窄,前降支近端,中段,第一对角支,第二对角支90%~95%狭窄。现为求进一步治疗求诊我院,发病至今患者一般情况可,饮食、睡眠、精神尚可,体重无明显增减。
体格检查T:37℃,P:60次/分,R:18次/分,BP:/68mmHg。神志清晰,精神尚可,呼吸平稳。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率60次/分,律齐。
心电图心脏超声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型糖尿病
冠脉造影造影结果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近端狭窄70%,中段狭窄90%,第一对角支开口狭窄95%;左回旋支中段狭窄40%,钝缘支近端狭窄50%;可见左冠向右冠远段提供侧支循环。右冠近端狭窄80%,中段完全闭塞。J-CTO评分:2分。
手术过程手术过程(一)分别取6FSAL1.0和7FEBU3.5指引导管送入左、右冠口,直接尝试CorsswireNT导丝未能通过远段闭塞病变处。
手术过程(二)取0.’’Sion导丝联合cm1.8FFinecross微导管送至右冠中段闭塞病变处,于微导管支撑下先后尝试CorsswireNT和Gaia3rd导丝通过病变处送至右冠中远段,造影证实导丝位于中远段真腔内,经反复调整Gaia3rd导丝并尝试Sion导丝,均未能通过远段闭塞病变处。
手术过程(三)遂决定采用逆向导丝技术,cm1.8FCorsair微导管于Sion导丝引导下成功经前降支-间隔支侧支送至右冠远段,于逆向微导管支撑下Sion导丝直接逆向通过闭塞病变送至右冠近段真腔。
手术过程(四)采用AGT技术,取Tazuna2.5×15mm球囊于右冠近段病变处10atm×10s扩张后送入Guidezilla至右冠中段迎接逆向导丝进入右侧指引导管内,逆向推送Corsair微导管进入右侧指引导管,送入RG3导丝完成体外化。
手术过程(五)取Tazuna2.5×15mm球囊于右冠近段病变处10-16atm×10s扩张,送入OptiCross血管内超声导管至右冠远段,缓慢自动回撤行IVUS检查,示导丝全程位于右冠真腔内,全程弥漫性纤维钙化斑块形成伴管腔重度狭窄。
手术过程(六)于右冠远段至近段依次串联植入Synergy2.5×38mm和3.0×38mm依维莫司药物支架,分别以10-12atm×10s扩张释放,再取3.0×38mm高压球囊于两支架连接处12atm×10s后扩张塑形,复查造影及IVUS示支架扩张充分,贴壁满意,支架两端无夹层征象,无残余狭窄,TIMI血流3级。
手术过程(七)取Sion导丝和Runthrough导丝通过病变处分别送至前降支和第一对角支远端,取Tazuna2.5×15mm球囊先后于第一对角支和前降支病变处6-10atm×10s扩张,于前降支中段植入Synergy3.0×38mm依维莫司药物支架,以10atm×10s扩张释放。
手术过程(八)复查造影示第一对角支开口受累加重,取Pilot50导丝通过病变处送至第一对角支远端,分别取Sprinter1.5×15mm和SapphireNC3.25×15mm球囊于第一对角支开口和前降支支架内10atm×10s对吻扩张,复查造影示第一对角支开口残余狭窄50%,TIMI血流3级。
手术过程(九)再于前降支近端串联植入Synergy3.5×20mm依维莫司药物支架,以12atm×10s扩张释放,复查造影示支架扩张满意,无残余狭窄,前降支及第一对角支TIMI血流3级。
专家直播讨论菁华现场参与网络直播讨论时张大东教授表示,此例患者除右冠CTO之外,前降支病变的处理同样具有难度,其累及的分叉处是采用双支架还是药物球囊进行处理,需要仔细斟酌,也要综合患者意愿和经济情况;姚康教授指出右冠CTO为两段病变:近段病变后存在一个“岛”,然后才是远段的长病变,因此正向技术处理较为困难,理论上应该全程覆盖支架以免发生腰征现象;除技术讨论之外,现场嘉宾在策略选择上给予最大的重视,李春坚教授表示,在成功开通CTO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提高效率,今天葛均波院士的手术演示就充分体现出效果、效率和效价比的完美统一,尤其是逆向AGT技术运用非常迅速,转播都未来得及看到已经操作完成。
葛均波院士在回顾病例时同样提及,该例患者既有右冠CTO,同时前降支存在病变,此时先处理哪个病变十分重要。前降支病变狭窄严重,并且累及分叉,治疗并非易事,如果选择先处理前降支病变,不仅风险更高,而且术者的精力也会被过早损耗,加大后续处理CTO的难度。因此术者在看到一个病例的时候,除了要考虑成功开通血管,还应该进一步去考虑哪种是最简单的策略、尽量减少患者支出、如何给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CTOCC葛均波院士带来的手术演示宣告成功,耗时不到2个小时。更重要的是,本例手术不仅仅展现了多项精湛的技术,也体现出手术策略的重要性,这也为CTOCC的手术演示配上了最为恰当的注脚:从技术升华到理念。
●20位中外巨匠重逢,直播秋日传奇——CTOCC倒计时7天
●CTOCC倒计时5天丨学习中国CTO路径图,从规范起步
●CTOCC倒计时3天丨为什么我们要推崇工匠精神?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白淀疯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jkg.com//mjccyy/88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