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10日,如皋市城北街道农民邓传来血糖升高,来到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就诊,医生为他开了三盒阿卡波糖胶囊,共计28.8元,由于他的医保卡上余额较多,没有让他掏一分钱。“每天服用3次,一次1粒。吃药不花钱,医院姓‘公’给我带来的实惠。”邓传来非常开心,“医院民营时,阿卡波糖胶囊每盒销售价40.88元,去年11月改为公办后,每盒降到9.6元,其它上千种药品也是大降价,医保卡户上才有了结余。”医院转身公立,药价降下来了,患者负担轻了许多。一季度,如皋14个镇卫生院所有药品均实行零差价销售,给患者让利万元。据介绍,平均住院率同比下降26.8%;门急诊、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0.8%、6.3%。药品销售零差价砍掉患者背上的沉重包袱“医院民营那会儿,每盒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卖给患者17.5元,医院公办后一下子变成了0.84元,对我们老病号来说是天大的好事。”5月5日,身患高血压的范崇元在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袁桥分中心就诊,医生开了两盒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让他服用,费用总计1.68元,他只自付0.84元。“两盒药28粒,平均每天服药费用只花三分钱,真划算。”范崇元告诉记者,“现在年纪大了,赚不到钱,老毛病又多,治疗费用大幅度下降,帮助我们卸掉了背上的沉甸甸的经济包袱。”同样是高血压患者,村民张本元的病情严重,医生开了两盒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合计41.7元,他自付20.85元。“一天服用1次,一次1片,平均每天才花费2.03元,医院民营时平均每天服药费用就是9.71元。”张本元仔细算了一笔账。门诊费用降了,住院费用同步一跌到位。丁堰镇82岁的李伯光老人冠心病住进丁堰镇卫生院,8天时间医疗总费用.49元,出院结账,家属仅掏了.63元。而在民营时,自付费用达到多元。药品差价是医院维持生存的唯一经济来源。曾经担任多年医院院长的叶勇告诉记者,医院财政不拨款,发医护工人员工资、基础设施投入和购买医疗器材,都是靠吃药品差价赚钱,药品卖给患者在进价基础上加价50%到60%。年至年,如皋47医院、6医院参与了产权制度改革,由公办医疗机构改革为医院。实践证明,医院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卫生需求。年,如皋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镇卫生院整合工作,累计收回41家医院,组建14家镇卫生院、23家分院、3家门诊部。改为公立后,所有药品均实行零差价销售,一把刀砍掉了患者背负的沉重经济包袱。医疗器材“鸟枪换炮”家门口照样诊治大毛病“想不到,医院竟然查出了我的大病,救了我一条命。”5月上旬,康复回家的花园桥社区农民王某逢人便夸。“叶主任,医院住了一个晚上,今天早上醒来就咳嗽,今天晚上要给我加被子。”1月10日一早查房时,因头晕前来住院的王某向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袁桥分中心副主任叶勇说。“你的咳嗽恐怕不是夜里着凉这么简单,马上给你做一项检查。”果然,CT检查发现王某是肝癌早期。家属不相信,叶勇医院做了胸部增强CT,结果与袁桥分院一致。得益于早发现、早治疗,王某不仅很快康复,还少花了医疗费。3月上旬,腹部疼痛的村民丁金高送到袁桥分院时,大汗淋漓,脸色苍白,腹部CT检查的影像资料马医院影像中心,确诊副主动脉夹层。“这个夹层一旦破裂,可能导致患者大量出血而引起生命危险。”家属听从医生的建议,马上把丁医院手术。“医院发现不了这个大病的病灶,你的获救得益于精准检查精准发现。”医院的专家告诉丁金高。而袁桥分院民改公运行6个月,已经检查发现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过去,医院国产X光机拍的片子影像模糊,看不清病灶,患者经常投诉,而今,危重病人的病因一查就准。”丁堰镇农民沈某咳嗽住院,X光机检查发现肺部长出2厘米的结节,医院增强CT检查确诊,立即采取放疗措施。“以前,医院民营治疗不放心,冠心病犯了,宁可跑远路,也去医院住院,现在姓‘公’了,医疗水平提高了,我就在家门口住院。”76岁的陈友贤因冠心病住进袁桥分院治疗。他是如皋常见病不出镇、少花钱治好病的见证人之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变“群众跑”为“医生跑”“眼下,进入夏收大忙,要是过去住院的患者只有10几个人,而今50张床位,就有45张床位住着患者。”丁堰镇卫生院总护士长赵桂平说。73岁的患者韩国兴前列腺手术之所以放在丁堰镇卫生院来做,因为在这里拿手术刀的是医院的专家。“我是医院的医务科科长,推进医共体建设,被组织上下派到丁堰镇卫生院当院长,带来了18名主治医师,每天3到4名前来坐诊,进行医疗能力的传帮带。”姚建华告诉记者,“天济分院民转公运行时,临床医生紧缺,内科医生是空白,好在医院托底,医院轨道就高起点运行。”1月9日夜里,住在丁堰镇敬老院的彭春生肺心病发作,老人已经94岁,生命垂危,丁堰镇卫生院急救站立即派出救护车前去抢救,老人转危为安。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和就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如皋系统整合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创新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以维护患者健康为中心、防治结合的县镇村三级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治好病是民生工程,镇财政无条件支持。”丁堰镇党委书记储开平、镇长刘小冬得知镇卫生院运转困难,与班子成员商量后,立即拨付多万元,启动病房改造、污水处理、医疗废弃房、消防设施升级和停车场改造项目,使医疗条件大为提高。“如今卫生院的服务呱呱叫,从医生到护士都把我们当亲人。”91岁的戴伍秀慢支合并腹部感染住进了袁桥分院,女儿要抢收农作物,午餐是护士送到床头,大小便也是护士料理。“他们不是亲人胜亲人。”戴伍秀的女儿告诉记者,“我亲眼看到他们不仅对我母亲好,对其他病人也同样亲。”
来源|南通发布
编辑|吴海华
校对|史勇华
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ojkg.com//mjccby/88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