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期白癜风怎么办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56343.html

作者/首都医科医院刘巍

在遥远偏僻的山村,一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紧急进行冠脉支架置入手术,可是当地缺乏有培训经验的医生,怎么办???别急,患者送入装备完善的导管室后,在护士的辅助下,连接了机器人术者。此时,经验丰富的心血管介入专家在公里以外的操作室里,远程指导机器人为患者进行了支架置入手术。

这一幕,目前多多少少有些幻想,但在5G即将普及的快速网络时代,远程指导机器人置入支架很快将成为现实。

笔者曾经工作过的新加医院,每天都在进行机器人辅助的支架置入手术。此次再次回到狮城,笔者有幸目睹了这一过程。

这张照片上的新加坡巴基斯坦籍医生DrFahim:正在盯着屏幕上的冠脉造影,通过操纵控制机器人的操作,完成支架置入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当中,医生不用进入手术室,不用身着沉重的铅衣,不接受任何放射线的辐射。除了机器人外,导管室里仅需要一名护士连接相应设备,并听从简单的指令。一台不太复杂的支架手术,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那么机器人是如何辅助支架置入的呢?

首先支架置入需要经过三个过程:

一是需要将指引导管通过桡动脉放置到冠状动脉的开口;

二是将导丝通过导管在放射线造影的指引下,送过病变,放到血管的远段;

三是沿着导丝将球囊送入到病变处进行扩张,随后将支架置入到病变的部位。

最后可以送入后扩张的球囊到支架内对支架进行整形,使其更加完美。机器人不但可以完成整个操作,而且通过操纵平台的精准测量,支架置入会更加精准。

所谓的机器人,实际上只是机器人的一个手臂。

由护士或者助手通过前臂的桡动脉将指引导管送到患者的升主动脉,然后将机器人手臂连接到指引导管上。

剩下的过程,由高级顾问医师DrFahim在操控间完成,操控台上的三个按钮分别代表器械(球囊,支架,IVUS导管等,在最左侧),导丝(中间的白色按钮),指引导管(右侧的绿色按钮)。操纵台上的屏幕实时出现数据可以对病变的长度进行精准的测量。医生的脚下是放射线的控制仪,决定何时给放射线进行造影。

这是第一个病变,回旋支的重度狭窄,机器人将导丝送过病变。

在应用球囊和切割球囊扩张后,没有进行支架置入,而是采用药物球囊扩张的介入无植入技术。

药物球囊扩张后,狭窄完全消失。据介绍,医院药物球囊的植入率高达30%,而且药物球囊也是非常地便宜哟。

接下来是另外一根血管的操作

前降支多处重度狭窄并且累及分叉,指导机器人导丝通过病变

指导机器人操作IVUS

最后指导支架的精准植入

IVUS显示左主干支架也完美植入

医院自今年3月份开展机器人指导的支架置入手术,目前已经进行近百例手术,均成功。顾问医生DrFahim指出,机器人指导PCI的意义更多地在于将来对偏远、缺医少药地区医疗的补充,相信在中国等幅员辽阔的国家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笔者曾经工作过的新加医院是医院,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新加坡更是实现了全民医保,目前居民的医疗档案系统也非常完善,通过身份证件,患者在本国的任何一次就诊医疗信息都能进行查阅。新加坡先进的医疗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笔者于-年,在新加坡行医时工作场景

与机器人辅助的PCI顾问专家DrFahim进行学术交流

获取更多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jkg.com//mjccby/8847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