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益如是说: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平均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对心、脑、肝、肾、大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非常大,特别是高血压引起的主动脉夹层,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说起高血压的防治,多数人都能说出几条来,但如何规范治疗高血压病,许多人还存在着误区。本期邀医院陈守宏、医院王东进两位专家为大家讲解相关知识。

  陈守宏,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心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州医学院,接受中、西医教育。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工作20年,精通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擅长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及冠心病介入诊疗,并具有起搏器植入等相关技术资质。近20余篇论著发表于省级以上核心期刊,主持3项厅局级科研项目。

  王东进,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其擅长微创、危重症、冠心及大血管外科治疗;因在国际上首创“右腋下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而享誉国内外,已主刀心脏手术近万例,手术范围涵盖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胸部动脉瘤等各种心血管手术的最高难度部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奖之金刀奖等殊荣;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瓣膜病及大血管病分会副主委等职。

  高血压患者的“三高”与“三低”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高血压病患者为2.7亿。高血压具有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的‘三高’特点,是名副其实的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陈守宏说,相对于“三高”,我国高血压还存在“三低”的特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知晓率仅为42.6%,治疗率为34.1%,而控制率更低,仅为9.3%。

  陈守宏说,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不可逆的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高血压急症直接危及生命。我国人群监测数据显示,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首位危险因素,每年约万心血管死亡人群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因此,合理地控制血压,对于避免靶器官损害及控制相关临床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治高血压要规范,不能想当然

  高血压患者必须长期服药、终身服药、规范化服药,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可许多患者不能认识到规范化服药的重要性,在临床诊治高血压的工作中,常见如下几个误区:

  1.尽量不吃或少吃药。即便服用药物也是断断续续,不坚持。很多人因为惧怕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愿吃药,其实,上市的药品都经过严格的试验和审批的,都是安全有效的,不必过虑。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只有长期坚持服药,使血压保持平稳才能避免其对人体的损害,吃吃停停,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2.经常变换药物品种,不要老是吃同样药物,以免失效。持这样观点的患者常主动地不断变换降压药物的品种,其实这是不对的。当吃某一种或几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平稳时,应继续坚持服药。如果血压波动大,先寻找其他原因,比如感冒、发热、情绪波动、熬夜、过度劳累等,排除了导致血压升高的“一过性”因素之后,血压控制仍不能达标的,再考虑更改降压方案。

  3.中药安全,拒绝吃西药。陈守宏说,大多数药物都有毒副作用,中药也不例外,而目前中药在高血压方面的研究落后于西药,降压效果不及西药确切,甚至有些所谓的中成药违规添加了西药成分,反而更不安全。因此,降压不分中西,要听从专科医生的意见,选择有效安全的药物。

  4.降压药不应该在晚上或在睡前服用。多数时候医生建议病人晨起服药,但做动态血压监测发现部分病人的血压高峰出现在早晨或夜间,对于这类病人,晚间或睡前服药是合理的,所以服药时间因人而异,并不拘泥于某个时刻。

  5.血压高一点没什么关系,不治疗。研究证实,血压即使稍微高一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就会明显增加,对于高血压千万别采取不在乎的态度,一定要认真对待。尤其要重视收缩压的增高,因为新研究证实,收缩压增高的危害性远大于舒张压的增高。

  6.有症状服药,无症状不服药。有的人感到头晕、头痛等不舒服症状的时候才临时吃些降压药,没有症状时就误认为自己血压正常了,平时就不吃药,这也是非常错误的。高血压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有的患者即使血压很高也没有任何症状,这些病人称之为适应性高血压,这是我国高血压患者“三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需要一再强调,高血压唯一的诊断依据是血压测量值,而非症状。

  7.血压降到正常了就停药,高起来再服药。高血压目前没有办法治愈,血压降到正常是药物控制的效果,并不能说明疾病已经消除,这也是为什么高血压通常需要终身服药的原因。血压稳定在正常以后,有时在严密观察下可以谨慎地小量减药,但不宜停药。否则,多数情况下血压会反弹。

  8.治疗了但血压未达标。很多高血压患者甚至是临床医生仅仅满足于血压值的降低效果,而忽略是否达标,不到10%的控制率不只是患者也是医生面对的严峻挑战。

  9.迅速降压。要求把升高的血压迅速降至正常水平往往是有害的,特别是高压在mmHg以上的病人。因为机体已经适应了高水平血压,下降太快会使机体不适应反而出现新的症状。治疗应该从小剂量降压药起步,使血压缓慢平稳下降,让机体得到新的适应和平衡,才是合理的。当然有一种例外,那就是部分伴有急性靶器官损伤的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或急性主动脉夹层等急症高血压病人,才须要住院尽快地将突然急剧增高的血压控制。

  10.根据偶测血压值来判断治疗效果。血压在24小时以内是有波动的,偶然测到的血压值往往不能真实反映真实的全面血压情况和降压的疗效。目前提倡和鼓励高血压病人进行家庭自测血压,像糖尿病病人自己监测血糖那样,通过自己监测血压来了解昼夜血压的波动情况。必要时进行诊室血压测量。如有条件,应接受24小时血压监测,对于判断降压效果和制订治疗方案会很有帮助。

  高血压治疗的五个原则

  高血压治疗的获益来源于降压本身,规范治疗,定期测量血压,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能够有效降低或逆转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根据不同的血压水平,高血压可分为3级;根据伴随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又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组。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全面考虑患者血压的分级和分组,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常用降压药物仍是五大类,均可作为降压治疗的初始用药或长期维持用药,但应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症情况进行选择和配伍。治疗原则是小剂量、尽量使用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

  高血压发病率高危害大,因此必须时常向百姓普及一些常识:

  1.控制体重:几乎所有超重的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通过减轻体重来降低血压。减轻体重的原则很简单,管住嘴,迈开腿,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增加体育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就可以有效控制体重。

  2.合理膳食:主要包括限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类食物、摄入足量蛋白质和钾、钙、镁。

  3.适量运动: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血压有某种程度的下降,并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运动方案因人而异,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

  4.戒烟限酒:吸烟和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戒烟限酒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5.保持健康心态:不良情绪可对血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高血压患者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

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最凶险的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危急重症,病人性命就在须臾之中,而发生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诱发因素就是高血压。”王东进说,主动脉夹层,顾名思义是指由于主动脉内膜局部撕裂,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形成夹层的主动脉特别不稳定,极易在血流冲击下发生破裂,一旦破裂几乎没有抢救可能。

  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极高,从发病开始,每过一小时,死亡率将增加1%,也就是说48小时之后,只有一半的患者存活。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大约为3-5/10万,既往在临床上这还是比较少见的疾病,然而近年来随着基层诊疗水平的提高,夹层发病人群明显增多。在我国,高血压是导致主动脉夹层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患者都诉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并且血压没有规律的监测和控制。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患者是有先天性结缔组织疾病,如马凡综合症等。这部分患者一般合并有主动脉扩张,往往是全身系统性病变,经常表现出四肢颀长、手指异长、先天近视、骨骼异常、发育异常等。常年的高血压,尤其是不规律的血压控制,导致动脉血管壁的薄弱、扩张,在天气寒冷、情绪激动等情况下,瞬时的血压变化导致血管壁承受的剪切力增大,极易在内膜形成破口,导致夹层,这也是为什么主动脉夹层在秋冬季多发。

  王东进说,主动脉夹层的症状非常典型,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患者常常疼痛得辗转反侧、难以忍受,并且不易缓解。如果夹层撕裂累及供养脑、肾、肠、肢体等组织器官的动脉,则会出现中风、无尿、腹痛、下肢缺血等表现,而往往有这些表现的患者,治疗效果普遍不佳。如果症状、病史怀疑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的CT成像等辅助检查就可以确定诊断。

  根据夹层累及的范围,又将主动脉夹层分为A型和B型。A型是指夹层累及升主动脉,这一类型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并且手术越及时,治疗效果越好。国内外大的心脏中心报道的死亡率在5%-10%左右,我院近两年的死亡率为4.8%,这也说明即使有效的手术,治疗难度和风险仍然很大。B型夹层是指夹层仅累及降主动脉,或者是原发破口在降主动脉逆撕到主动脉弓但仍未侵犯升主动脉,这一类的患者一部分高危者需要急诊手术,而大多数目前多采用介入下血管腔内隔绝治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血管内放支架。如果排除了破裂的高危因素,B型夹层介入治疗一般可以等发病稳定2周后进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检测血压、心率,然而即使如此,仍有10%的患者在2周的保守治疗过程中会发生动脉破裂,这一几率与B型夹层选择行急诊外科手术治疗基本一致。

  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其治疗需要依赖术前诊断、外科、体外循环、麻醉、术后监护护理等一系列的完善合作。手术的原则是消除原发的内膜破口,并用人工血管替换夹层撕裂的主动脉。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通过一次手术将所有夹层形成的主动脉全部置换,因此第一次手术的目标是替换最有可能发生破裂的部分血管,并为后期治疗提供可能。因此,即使第一次手术治疗成功有效,也需要在随访过程中定期检测和控制血压,并复查主动脉CT,以确保在最合适的时机行后期手术治疗。

  医院心胸外科年收治大血管疾病(包括急、慢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逾例,治疗成功率超过95%,可以常规开展Bentall手术、Wheat手术、David手术、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象鼻”手术、主动脉介入腔内隔绝术等。

  目前导致我国主动脉夹层等危急重症的最主要原因还是高血压,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对普通人群的教育意义在于日常体检、血压检测等需要作为日常健康计划的一部分,同时,应该控制饮食、注意休息运动、戒烟限酒,防范罹患高血压。而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需要及时有效的血压药物控制,和定期血压检测等。总之,全社会需要提高对高血压的重视,重在于防,不能忽视对血压的调控。









































治疗白癜风北京医院
治白癜风南宁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jkg.com//mjccyy/8767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