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升主动脉扩张饮食 >> 肺高压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麻醉进展
本文原载于《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年第3期
肺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由不同病因引起,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pulmonaryvascularresistance,PVR)升高为特点的一组病理综合征,往往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右心衰竭、心律失常甚至死亡。此类患者病情复杂,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增高,麻醉处理困难,需要麻醉医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1定义PH又称肺高血压,指肺内循环系统发生高血压,是在海平面水平、静息状态时,右心导管检查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eanpulmonaryarterypressure,MPAP)≥25mmHg(lmmHg=0.kPa),包括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肺静脉高压和混合性PH。正常人MPAP为(14+3)mmHg,最高不超过20mmHg。MPAP在21mmHg~24mmHg时为临界PH。研究发现健康志愿者运动时MPAP也可以超过30mmHg,所以诊断标准中剔除了“运动时右心导管测量的MPAP30mmHg”这一项内容。
PH的严重程度根据MPAP来划分:25mmHg~40mmHg为轻度;41mmHg—55mmHg为中度;55mmHg为重度。
2分类2.1PH临床分类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美国DanaPoint举行的第4次世界PH会议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对PH的诊断分类进行更新,共分为PAH、左心疾病相关性PH、肺部疾病和或氧相关性PH、慢性血栓栓塞性PH和不明原因多因素相关PH5大类(DanaPoint分类)(表1)。
2.2PH血流动力学分类
年,欧洲呼吸学会和欧洲心脏学会根据患者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capillarywedgepressure,PCWP)和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的不同,制定了PH的血流动力学分类,并和WHO分类相对应(表2)。
3诊断3.1临床表现
3.1.1症状
PAH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就诊时最常见的症状有活动后呼吸困难、气短和乏力、胸痛、晕厥、咯血、心悸,其他症状有下肢水肿、胸闷、干咳、心绞痛、腹胀及咽痛等。气短往往标志PH患者出现右心功能不全。而当发生晕厥或黑蒙时,则往往标志患者CO已经明显下降。
3.1.2体征
主要为PAH体征,包括左侧胸骨旁抬举性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杂音、右心室第三心音。重者有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肝大、周围水肿等。
3.2辅助检查
3.2.1心电图
心电图对PH有一定诊断价值,可提示右心室肥厚和电轴右偏,PH典型征象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和胸前导联“雪铲样”ST段压低。
3.2.2胸部X线检查
大部分PH患者首次就诊时可表现为胸片异常。常见征象有右心室肥大、肺动脉扩张,伴外周肺血管稀疏。胸部X线正常并不能排除PH。
3.2.3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
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肺实质或气道疾病。PH患者肺功能往往表现出呼吸中期流速下降,弥散功能轻、中度下降,而肺总量和残气量往往正常。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一般正常或仅轻度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pressureofcarbondioxideinartery,PaC02)下降与肺泡过度通气有关。
3.2.4胸部CT、高分辨率CT及CT肺动脉造影
胸部CT、高分辨率CT及CT肺动脉造影可了解有无肺间质病变、肺及胸腔有无占位病变、肺动脉内有无占位病变、血管壁有无增厚、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有无淋巴结挤压等。
3.2.5肺通气,灌注扫描
肺通气/灌注扫描是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PH的重要方法,敏感性优于CT。
3.2.6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成像可以直接评估右心室大小、形状和功能等,还可以评测每搏量、肺动脉扩张能力及右心室厚度等参数。
3.2.7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是筛查PH最重要和最灵敏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三尖瓣、肺动脉瓣反流速度增加、右心室到肺动脉射血加速时间缩短、右房室扩大、右心室壁增厚及主肺动脉扩张等提示有PAH。超声心动图可估测肺动脉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3.2.8右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检查能够直接测定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右房压、肺动压、PVR、PCWP、CO和心指数等,获得右心室功能和PH严重程度的重要数据,不仅是确诊PH的金标准,也是指导制定科学治疗方案必不可少的手段。
4PH患者围术期风险预测因素PH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相关回顾性研究发现,围术期病死率为7%—10%,并发症发病率为/0—/0,并发症包括术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波动、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败血症、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拔管延迟、重症监护室(ICU)滞留、住院时间延长等。
Kaw等比较行非心脏手术的96例PH患者和77例非PH患者资料,确定MPAP(P=O.OOl)、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P=0.02)、慢性肾功能不全(P=0.03)是围术期并发症发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变量分析发现PH患者的肺动脉压(P=0.)、PVR(P=0.)、右心室收缩压/收缩压(P0.02)与围术期并发症发病率相关。Lai等[6]研究了62例PH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资料,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确定急诊手术(P=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P=0.)、肺动脉收缩压(P=0.)是术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高风险手术(P=0.)和冠心病(P=0.)是并发症发病率的预测因素。Price等认为急诊手术(PO.OOl)、大手术(P=0.)、长时间手术与围术期并发症发病率相关。Ramakrishna等发现,PH患者的肺栓塞史(P=0.01)、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ewYorkHeartAssociationfunctionalclass,NYHA)≥Ⅱ级(P=0.02)、中高风险手术(_P=0.04)、麻醉时间3h(P=0.04)是短期并发症发病率的独立风险因素。肺栓塞史(P_0.04)、心电轴右偏(P-0.02)、右心室肥大(辟=0.04)、右心室心肌工作能力指数≥0.75(P=0.03)、右心室收缩压/收缩压≥0.66(P=O.01)、术中需使用升压药物(PO.Ol)与术后病死率相关(表3)。
5术前评估和管理PH的术前风险评估包括手术类别、患者功能状态、疾病(特别是右心室功能)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并存疾病。
高风险手术包括胸科手术,特别是肺血管床减少手术(如肺切除),术中易发生静脉空气栓塞、C02栓塞(如腔镜手术)、脂肪或水泥栓塞(如矫形手术)、严重的全身炎性反应、快速失血等。胸科手术可使胸内压、肺容量、肺氧合功能发生改变;腹腔镜手术的气腹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脏后负荷增加;静脉空气栓塞、C02栓塞、脂肪或水泥栓塞、围术期严重的全身炎性反应可引起肺血管痉挛,以上几种情况都会导致PVR急剧增加和右心室功能下降。PAH或右心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患者需要有充足的前负荷,故术中快速失血对PH患者也是致命的。
术前访视应该包括全面的病史询问和详尽的体格检查,尤其注意右心室功能障碍的体征和症状(表4)。右心室严重功能障碍的证据提示应对手术的必要性进行重新评估。呼吸困难和全身乏力是PAH患者的最常见症状,而心绞痛、眩晕和晕厥是进展PH疾病的症状,是PH不良预后的特殊警兆。右心衰竭的体征如颈静脉压升高、肝大、右心室S3奔马律、腹水致腹部隆起以及外周性水肿,检查时应重点北京有什么好的医院是治白癜风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jkg.com//mjccyy/87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