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升主动脉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升主动脉扩张治疗 >> 中国结构青年俱乐部系列病例无钙化二叶
心在线与"中国结构青年俱乐部"独家合作,推出"中国结构青年俱乐部系列病例"。"中国结构青年俱乐部"医院、医院、浙江大医院等医院致力于推动TAVR发展的青年医师组成,定期展开病例讨论,交流临床心得。"心在线"开辟专栏,精选部分病例做深度报道。本次病例由医院潘文志教授提供。
1.病例简介女性,75岁,因“反复头晕伴胸闷1年,加重2月”入院。入院诊断:先天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伴重度狭窄(AS),NYHA心功能4级,高血压、糖尿病,持续性房颤。入院检查:血压/70mmHg,心界临界大小,心率70次/分,律不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腹部(-),四肢外周动脉搏动正常。STS评分6.6分。
2.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均正常。
经胸超声心动图:二叶式主动脉瓣显著增厚、钙化,平均跨瓣压差56mmHg,轻微主动脉瓣反流,轻度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左室壁肥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7mm,左室射血分数58%,左房内径43mm。
冠脉CTA:三支冠脉未见狭窄。
MSCT:
图1
钙化评分56mm3(HU为标准)(图2)。
图2
3.手术过程20mm×40mm球囊扩张2次(图3)。
图3
VENUS-A26mm瓣膜,猪尾巴导管未到底(图4)。
图4
瓣膜定位过高(图5、图6)。
图5
图6
瓣膜脱落至升主动脉(图7、图8)。
图7
图8
VENUS-A26mm瓣膜,瓣中瓣(图9、图10)。
图9
图10
图11
术后患者症状好转,心内科监护2天转至病房。第3天再发心衰,超声心动图显示如图12、图13所示。
图12
图13
3.结果患者心衰反复发作。术后第10天心衰发作严重,不能平卧,床旁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略扩大,左房明显扩大,二尖瓣出现中重度反流。立即行外科手术,取出2枚瓣膜,并置换生物瓣1枚。外科术后10天康复出院。
3.教训(1)应该确认猪尾巴导管在最低位置,特别是对于无钙化患者。
(2)无钙化、钙化轻度病例,是TAVR的雷区,应该当心。对于此类病例,应该选择大一号瓣膜,即使是二叶式的病例。
(3)高位释放,虽然存在一些好处,但同时也存在瓣膜脱位风险。
图14
3.思考(1)此病例瓣中瓣释放时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是否应让第一个瓣膜到窦底?
(2)出现瓣膜下移,严重瓣周漏,是否一定需要外科手术?
讨论围绕本病例TAVR术后瓣膜移位的发生时间和影响因素,中国结构青年俱乐部的各位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李飞医生(医院):最近我们做了一例无钙化二叶瓣手术,发现的确很难避免移位,我们的这例患者是向下移位,但没有反流,有一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第2天恢复。现在是术后第3天,还在观察中。
潘文志教授(医院):是术中还是术后移位?
李飞医生(医院):术中移位,瓣膜在标准位置完全释放后又往下移了一些。术后2天超声心动图结果良好,但不知是否还有继续移位的可能。
潘文志教授(医院):术后2天应该不会。
宋光远教授(医院):一般不会的,我们术后长期CT随访,很少有再次移位的病例。我觉得,移位主要与几个方面相关:第一是瓣膜的选择,太大或太小的瓣膜均容易移位;第二是钙化程度和分布,预扩张有时很重要;第三是操作技巧。
潘文志教授(医院):这种病例高位释放会往上跳,低位释放会跑得低,很有挑战性。
宋光远教授(医院):每个病例都有自己的特点,制定策略尤其重要。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厂家的瓣膜也不一样。
潘文志教授(医院):自膨胀移位影响较小,但一旦发生球扩移位就很危险,需注意。
对此病例,如果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建议,欢迎在右下角的"写留言"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期待您的参与!
专家介绍▼▼▼▼▼▼▼▼▼▼▼▼▼▼▼▼▼▼▼▼▼▼▼▼▼▼▼▼▼▼▼▼▼▼▼▼▼▼▼▼▼▼▼▼▼▼▼潘文志,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心血管医师创新俱乐部(CCI)技术研发部部长,国家心血管中心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熟练掌握各种结构性心脏病及肺动脉高压的诊治,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的微创介入手术。作为术者之一参与国内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国内首例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MitraClip)、国内首例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PVI),共同主编国内第一部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术(TVT)专著《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术》。已发表SCI论文30篇(累计IF94分),中文论文80余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年)各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转化2项。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潘欢丨美编柴明霞丨制版潘欢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