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19日,中国著名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

——王春生教授带领我院心外科团队

圆满完成了第一例心脏外科手术

不到4个月,我院心脏外科团队

已陆续完成了近40例心脏外科手术

首例"微创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成功开展

王先生,50岁,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痛,就诊外院急查肌钙蛋白I明显升高,心电图示:ST段改变,急诊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左前降支完全闭塞、中间支近端管腔可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约50%。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左前降支自开口处即出现完全闭塞,支架置入困难,暂予口服药物治疗。思考再三,王先生一家慕名求诊于我院心外科执行副主任夏利民主任。

经仔细查看王先生的冠脉造影图像后,夏主任判断:王先生系左前降支开口处完全闭塞,若要施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只能从右冠逆向进入绕心脏一周再回到左前降支开口处进行操作,这样介入手术危险系数较高。由于只有一根血管病变,患者年纪较轻,夏主任建议其可考虑施行微创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

夏利民教授耐心地为王先生解答:

您的情况目前外科可以通过微创心脏不停跳的方式进行冠脉搭桥手术,不仅可以避免体外循环对机体造成的损害,而且只通过左侧肋间的一个小切口,就能完成搭桥手术。目前左乳内动脉桥的是世界上公认的搭桥最好的血管材料,其远期通畅率最高,优于支架和静脉桥。微创术后恢复也较快,不到1周时间基本恢复正常活动。

带着对夏利民主任团队的信任,王先生决定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年12月6日,夏利民教授凭借高超而精湛的技艺,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仅通过左胸第五肋间的5-8cm左右的小切口成功为王先生进行了微创直视下左乳内-左前降支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

▲图为夏利民教授为王先生行MIDCAB术

▲图为夏利民教授(中)日常手术工作照

由于微创的手术方式带来的创伤较小,王先生术后恢复良好,一个星期后就恢复了正常活动,于12月14日正式出院。

▲MIDCAB通过左肋间5-8cm的小切口为患者实施手术

▲患者王先生出院前向夏利民团队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以“微创”为特色,致力打造成区域心外疑难重症诊疗中心

医院心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黄家驷教授创建,在现任主任王春生教授的领导下,曾创造了十余项“国内第一”,是中国最顶尖的心脏外科中心之一,年手术量近例。

自年开展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科室80%以上的冠脉搭桥手术均通过该技术完成,是国内较早开始“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手术,常规应用双侧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的心脏中心,已累计冠脉手术经验超万例,围手术期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动脉桥10年的血管通畅率超过90%。微创冠脉方面,目前常规开展经左胸小切口多支微创冠脉搭桥手术(MIDCAB)以及内外科杂交手术。

微创瓣膜手术方面,常规开展高龄高危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胸腔镜辅助心脏瓣膜手术(瓣膜置换、瓣膜修复术)、右胸小切口二尖瓣手术、胸骨部分劈开微创主动脉瓣手术,并开展微创多瓣膜手术、微创再次瓣膜手术等高难度术式。房颤的外科治疗方面,开展胸腔镜微创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切除术。

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继承和突出总部的传统优势,通过同质化的管理模式,结合远程视频会诊等多种高科技现代化手段,搭建沪厦两院医疗信息互通平台,目前已成立了王春生名医工作室(由包括王春生教授在内的两位正高和六位副高职称的专家领衔),科室以“微创”为特色,致力打造成区域心脏大血管外科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开科不到4个月,就已陆续完成了主动脉瓣置换术、微创二尖瓣成形及置换术、微创房间隔缺损修补、微创心房肿瘤切除术、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及MIDCAB术)、升主动脉置换术(Wheat’s术,Bentall术)、房颤消融术、心包剥脱术、心脏复杂恶性肿瘤切除+右心房重建术、复杂脉管内平滑肌瘤切除术等近40例心脏手术,让厦门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复旦中山优质诊疗。

冠心病科普时间——急性心梗6大诱因

传统观点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只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事实证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激增,加之年轻人不良生活习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也逐渐趋于年轻化!

表现:急性心梗典型的疼痛表现为憋闷、压榨样疼痛,就如同胸口放了一块大石头一样,有时疼痛会向后背、双侧颈部以及双上肢内侧放射,可伴有呼吸困难、出冷汗等不适。一般的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约3-5分钟左右,停止活动,平静休息后多可逐渐自行缓解。但是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那么疼痛往往十分剧烈,患者甚至有濒死般的恐惧感,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均不能缓解。

诱因: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什么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

“6大直接诱因”?

一、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

二、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情绪激动不仅增加心肌耗氧,也可诱发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三、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四、冷热交替刺激

我们常言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为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但夏季也存在此类情况,如夏季在低温空调房内待过久,突然过度到炎热的室外,或突然大量饮用冰啤酒等冷饮,身体遭受冷热交替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五、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六、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但随着饮食习惯变化,中青年人便秘的比例也在增加。便秘时排便过度用力,不适引起的焦虑,即可增加心肌耗氧,又可增加交感神经不适当激活。

年轻是追梦、创新、勇敢探索、狂欢的资本,但年轻并不是无所畏惧,为了健康,请你偶尔慢下脚步,听听医生的劝诫:

※管理好您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若有以上几种并发症,建议您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降血糖药物以及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养成每日监测血压、血糖水平,血压、血糖不仅仅要控制达标(血压小于/90mmHg,空腹血糖<7mmol/L)而且要避免血压、血糖水平的波动;

※避免过劳,不沾恶习:不要饮烈性白酒,避免吸烟,包括吸“二手烟、三手烟”,规律生活作息,妥善安排好充足的睡眠与休息,看电视、玩扑克、打麻将、聊天均不能过晚;

※适当锻炼,持之以恒:根据自身情况,定时做各种保健活动。尤其是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更要重视持之以恒的、合适的肢体活动,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病人坚持以慢跑、散步、骑车、气功等适度锻炼为主等等。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门诊预约方式:

1、“美丽厦门智慧健康”







































国庆治疗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jkg.com//mjcczz/884109.html

------分隔线----------------------------